14日晚,新闻联播刊播《国际锐评:制裁对台军售美企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严正发声:任何为利益而想挑战中国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企业与个人,最终要为自己的短视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央视发声,振聋发聩。此前连续2天,商务部和外交部的发言人也向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外企发出制裁信号。这引起了全球对中国“不可靠实体清单”的认真关注。
事实上,被呼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不止是对台军售企业,虽然最终清单还没出炉,广大网友已经帮着一些企业“对号入座”了。
参考消息官微近日报道,在中国网友中入选“实体清单”呼声最高的是两家外企——联邦快递和汇丰银行。联邦快递因“将华为快递移送美方”一事已是身败名裂,而75%的收益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区的汇丰,又是如何被中国网民所抛弃的?
命悬一线,却总能化险为夷,这是汇丰作为世界大行的“自我修养”。然而,这是需要“身段”的。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近期,三家大型银行拒绝执行美国法院关于违反某国制裁调查的传票,面临被切断美元清算渠道的风险。
美国制裁的法律标准,是针对所有国家的,汇丰却能屡屡“全身而退”。这家英国金融大鳄为Skycom (一家被美国政府认定与伊朗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处理美元业务,同样违反了美对伊的制裁,却连一张“罚单”都没拿到。
汇丰拿过的通关“免死牌”远不止这一个。早在2012年时,它就因给墨西哥毒枭洗钱而面临美国政府的刑事诉讼。而事情的结局是,汇丰与美国政府达成了为期5年的《延后起诉协议》,缴纳了19亿美元草草了事。
“免死牌”的背后,是汇丰长袖善舞的B面。5年过去,美国检方在2017年底如期撤诉。在这5年里,尽管被媒体爆出内控存在诸多问题,但汇丰也再未因其所涉及的其他案件而被美国政府起诉,整个过程可谓“有惊无险”。
近日,《环球时报》揭开了汇丰屡屡被美国“网开一面”的谜底:其在2016年年底到2017年开始“配合”美国司法部对华为发起的“调查”,以换取美国司法部门的宽恕。
尽管汇丰曾于今年年初解释说自己是“被迫”的,可就从其提供所谓“证据”的爆炸性和后果来看,这样的“配合”绝非“被迫”二字可以解释。
当时,汇丰从自己在华重要客户华为手中获取了的一份关于“合规性”说明的PPT,转身提供给了美国司法部,并结束了与华为的合作关系。正是这份所谓的“证据”,直接导致了华为高管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留,也成为了美国起诉华为的核心“黑材料”。
更恶劣的是,汇丰银行从一开始就知道Skycom公司和其在伊朗的业务,也知道Skycom跟华为的关系,往来邮件可以证明,邮件中有汇丰银行的logo。
不难发现,只要现实利益需要,汇丰出卖客户的行动是毅然决然的,根本不是“蒙在鼓里”。
那么,问题来了——
美国司法部门凭什么对一家非美资企业的境外经营活动展开调查?汇丰又凭什么把正常商业活动中私下获得的中国企业客户资料提供给美国?
我们来恶补一下法律常识。早在1945年,美国法院就确立了“长臂管辖”原则。通俗地说,你并不居住的美国的某个州,但只要你跟这个州有任何一点关系,这个州的法院就可以传唤你,哪怕只是钱存在了州立银行里。
美国因为制裁伊朗而对一个在加拿大的中国人进行扣留并寻求引渡,这个“长臂”有多长可见一斑,也是其备受争议的原因。
然而,无论是冠冕堂皇的美国司法部和充当“打手”的汇丰,都严重漠视了一个重要主体的存在,中国政府和中国司法部门。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8年10月通过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规定,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同意,外国机构、组织和个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本法规定的刑事诉讼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构、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外国提供证据材料和本法规定的协助。
反观汇丰,其将位于中国境内的人员和数据转移到了香港和其他国家,用于取证和调查。在未经中国主管部门允许的情况下,将中国境内信息用于境外取证和配合调查,完全视中国法律于无物,视中国司法部门于无物,怪不得能获得美国政府的“免死金牌”。
作为一家1865年就在香港和上海两地开业的银行,作为一家75%的收益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特区的银行,作为一家不遗余力要向中国政府澄清“自己迫不得已”的银行。对于自己无限看重的中国市场和中国客户尚且如此,还有什么契约精神不可破坏!还有什么客户资料不可出卖!
“身段”柔软至此,这难道就是世界大行百炼成精的“自我修养”?
在汇丰陷阱中,谁将是下一个华为?
【注解:美国“长臂管辖”】
美国法院根据长臂法案的授权,依据“最低限度联系”原则,在非居民被告与法院的联系满足美国宪法正当程序条款所要求的最低联系时,对非居民被告行使特别管辖权或者一般管辖权所形成的管辖权范围扩张的效果。
在华为事件中,虽然孟晚舟并不是美国任何一个州的居民,但由于她所在的华为公司与美国至少一个州的法院有所谓的“最低限度联系”,地区法院就可以寻求对她的指控。